载体选择的10大要素
一:粒度。
载体承载微量活性成分的能力取决于载体的粒度。粒度影响载体的容重、表面特性、流动性等。
载体的粒度应达到两个要求:
1. 载体与被载组分的粒度比一般为4:1 ~ 8:1,即承载量不能超过载体自重;
2. 载体与主体饲料的粒度比一般为1:3 ~ 1:6, 载体粒度一般在80~30筛目之间,
即0.177 ~ 0.59mm之间;
二:密度。
1. 预混料由密度不同原料构成,可能产生分层现象;
2. 要求载体的密度与其所承载的微量组分的密度相近。生产复合预混料则要求载体密度为各微量组分的平均值;
3. 无机载体的密度一般大于有机载体。如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载体密度大,维生素、氨基酸添加剂的载体密度小。
三:粘着性。
1. 载体粘着性越好,越容易把活性成分粘牢、载好;
2. 为了提高载体的粘着性,在混合载体和添加剂时,可以加入1.5%左右的植物油;
3. 有机载体粘着性一般较好,无机载体粘着性较差;
4. 载体的含油量以6%~8%为宜。
四:含水量。
1. 载体的含水量不能太多,一般8%~10%,不能超过12%,用于药物和维生素的载体水分应不高于5%;
2. 无机物为载体的预混料含水量应低于5%,有机物为载体的预混料含水量应低于10%;
3. 水分过高,一方面影响配料和混合,易结块,另方面容易使其中活性成分彼此间借助水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效价;
4. 水分过低,物料干燥,某些载体颗粒间静电加大,不利于混合且造成粉尘过大(适当添加油脂可以消除)。
五:微生物。
1. 载体携带的微生物直接损害添加剂预混料的品质。载体携带的微生物越少越好;
2. 载体不能含有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,腐败发霉的物料,不能作为载体;
3. 有机载体特别需要控制微生物的数量。
六:化学性状
1. 化学性状是指载体的化学稳定性,是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惰性物质,不具药理活性,化学稳定性好;
2. 载体不能与微量组分反应,不能损害所承载的活性成分。
七:酸碱度-PH值
1. 化学稳定性一般以酸碱度来衡量;
2. 载体酸碱度接近中性为好,如酸碱度偏离中性,可用磷酸钙或延胡索酸调整。
八:流动性。
1. 流动性(流散性)关系到载体与微量活性成分混合的均匀度;
2. 流动性过强,成品在运输过程中易产生分离现象;太差,又不易混合均匀;
3. 物料流动性受其粉碎粒度影响,载体粒度要求与其他特性要求矛盾时,首先满足对粒度要求,适当牺牲流动性等特性;
4. 载体的流动性一般以静止角40°-60°之间 。
九:表面特性。
1. 载体应有粗糙的表面或表面有小孔,有利于微量活性成分吸附在表面或进入其小孔内;
2. 粗纤维含量高的麦麸、脱脂米糠、大豆皮粉、小麦次粉均属维生素和氨基酸的良好载体;
3. 微量元素则多用碳酸钙或二氧化硅等作载体。
十:载体的静电
1. 载体的颗粒越小,越干燥,静电荷就越高;
2. 混合时,带电小颗粒与其他材料静电吸引作用,使活性组分吸附于混合机或输送设备,混合不均匀和活性成分损失,也造成下次混合时污染;
3. 各个颗粒所带电荷相同,颗粒间相互排斥,造成粉尘,活性成分损失,对生产工人健康造成影响;
4. 静电作用也会影响物料的流动性。